各系、全院师生:
为响应学校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与“学院-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术科技创新赛事与职规大赛对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的牵引作用,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根据学校《关于征集2026—2028年重要学科竞赛和职规大赛培育项目的通知》要求,现面向全院征集相关培育项目。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类别
结合我院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茶业科学、采后科学与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特色,重点围绕以下赛事类别组织申报,各赛事具体赛道如下:
(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1.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创业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3.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产教协同创新组、区域特色产业组)、成果转化组
4.国际赛道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主体赛道: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
2.“揭榜挂帅”专项赛。
(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1.主体赛: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
2.专项赛道:“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等。
(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芯”大赛、创“芯”大赛-EDA精英挑战赛、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内设志愿服务实践赛、牛精英、渔菁英、科技作品、科技小院、志愿者技能等赛事)、网络安全创新大赛、“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美丽中国”创新与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企业管理创新大赛、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智能建造创新大赛。
(五)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1.成长赛道(学生):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组
2.就业赛道(学生):本科生(大三、大四)组、研究生(全部)组
3.教学赛道:全院授课教师(围绕职业规划教学案例、课程设计申报)
二、项目征集要求
(一)学科适配性:需结合我院资源环境领域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及在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挖掘交叉融合项目,构建“低年级储备-中年级培育-高年级参与”的项目梯队。
(二)参赛培育项目选题应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为牵引,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学院在新农科方面取得的成果,聚焦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业、制造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三)参赛培育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
(四)参赛培育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五)参赛培育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且参赛者必须对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
(六)指导教师团队配置:指导教师团队需结构合理,建议包含正高级职称专家(如学院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联合指导。
三、征集流程与材料要求
(一)项目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4日
(二)个人/团队申报
拟参赛培育项目填写附件1和附件2,准备相关佐证材料(含项目ppt、商业计划书、专利证书、技术方案说明书等),其中跨学科、跨专业组队项目,需明确第一归属单位为园艺学院,项目材料需由第一指导教师审核后提交,将项目附件1、附件2、佐证材料等一同打包,以“赛事类别+项目名称+学生负责人”命名,电子版发送至双创邮箱:liwenhao_1@126.com
(三)学院初审(2025年10月14至10月17日)
学院组织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与潜力评估,确定拟推荐项目名单,经公示后上报至学校。
四、联系方式
园艺学院院楼108办公室李文豪 020 85280227
园艺学院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