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发布者:园艺学院发布时间:2021-11-17浏览次数:10


一、总体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建立可追溯到1910年,是我国设立较早的高等学校学科之一,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3年获得授权,也是较早获得园艺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园艺学科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的学科之一,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茶学、采后科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等二级学科,。其中果树学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蔬菜学科是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7年)。园艺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园艺专业和茶学专业分别于2008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茶学专业2009年列入财政部与广东省共建专业。园艺学科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攀峰学科”。2019年园艺专业被列入为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茶学专业列入为广东省首批一流专业建设。园艺学科是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之一,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9 个。

     2020年园艺学科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如下表:

 

学科编码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090201

果树学 

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果树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果品采后生理

090202

蔬菜学 

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蔬菜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设施园艺与蔬菜生理生态

蔬菜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

090203

茶学

茶叶加工与品质化学

茶树生理生态

茶树种质资源与分子生物学

茶文化与贸易

0902Z1

艺产品采后科学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新技术及其原理 

0902Z2

赏园艺学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观赏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0902Z3

设施园艺学

设施园艺生理生态

设施园艺高效生产

 

2020年,我院完成研究生首次网上面试工作,共招收博士生20人,学术型硕士生69人,全日制专业硕士89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6人,与往年相比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 2020 12 月,共有在读博士研究生60人,定向博士研究生4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71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7人,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5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6人,留学博士生2人,留学硕士生1人。

2020 年本学科共授予博士学位 16人,共授予硕士学位 54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4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11人,留学硕士生1人。截至 2020 12 月,2020届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率达90.57%,其中博士研究生就业率达93.75%,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92.45%。目前,园艺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58人(含28位博导),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1人(含青年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5人。教师队伍中有33人曾在国外留学或进修合作科研, 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现有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农业部创新团队1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有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6名和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2名,岗位专家6名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程,成立“三全育人”专项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园艺学院“三全育人”落实清单》,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开展研究生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和“学院有约”等活动;实施“思政工作一体化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利用课堂教学厚植研究生“爱国主义”和“三农”情怀,坚持上好校院两级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书记、院长带头讲好“思政第一课”;完善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级思政队伍建设,每年开展“十佳班主任”“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评选,以“名辅导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选优配强专、兼职辅导员、学业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

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校企、校地、校内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特色党支部”,开展 “欢乐田园”等党建项目,开展教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增强育人实效;加强研究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研究生党员引领和辐射作用。此外,实施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工程,持续推进“预备党员六个一工程”、“党徽闪亮志愿服务”、“模范引领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茶艺团”、“百花园”等实践育人品牌项目,成立园艺学院“科技下乡博士服务团”,发挥专业特长,提升研究生实践技能。依托园艺校友理事会和茶行业校友分会,聘请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和研究生二导,定期举办园艺大讲堂和园艺前沿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园艺学科认真贯彻落实研究生培养环节具体标准及考核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及时开展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文献阅读、学术交流、预答辩等相关制度,严把学术关口,加强研究生的过程培养规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支持研究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来,有15 位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在校研究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质量及影响力逐年增长,总数达 197 篇,其中2020年研究生发表论文60篇,SCI收录25篇;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获奖8项(其中金奖 1 项),省茶艺师技能大赛获银奖等 4 项;以第一发明人或主要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 17 项,参与省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社会实践年均 200 余人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园艺学院制订了研究生课程讲授监督和评价规范,加强毕业论文选题指引及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监督。根据学校的制度,制订适合我院研究生的过程培养制度,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评优,对优秀示范课程建设培育的项目给予500010000元的经费支持;制订《园艺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环节管理及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专业硕士的实习实践具体要求即专业硕士生的实习实践管理办法,完善专业硕士的实习实践具体内容、开展形式及成绩考核方法;继续开展党政领导与研究生座谈会,了解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为全面改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多途径提升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建有8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实验基地,其中一个省级示范基地,支撑研究生科研实践;引入分流淘汰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在研究生开题、论文外审、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严把质量关;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服务,锻造研究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管理体系。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园艺学科突出三个重要特色一是突出南亚热带园艺特色二是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有机结合三是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高素质”,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和科研创新型人才,满足大湾区乃至国家对园艺人才的需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学科未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国内外影响,增提高生源质量,规范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同时,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办法》、《园艺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聘任工作实施细则》,制度层面给予保障。

学院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综合研判学位论文“问题风险环节”与“问题风险学位论文”,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相似性检测、送审、答辩、学位讨论等环节,实行“问题风险论文”质量重点跟踪,严把质量关;严格落实博士生毕业对学术成果的要求,研究生论文全部通过相似性检测,匿名送审论文全部合格。2020年我院共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

进一步优化学院导师指标分配制度、学科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调整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瞄准薄弱领域精准发力,助推学校争创一流工作

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合作交流高质量课程教材等方面与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和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瞄准薄弱点精准发力,集中改进,改进研究生教学、实践训练条件不足等问题,同时优化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完善学科建设,助推学校“争创一流”。

3、夯实基础,培养学科核心竞争力

  目前园艺学科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人才培养和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要着力培养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集中发力,培养学科特色专业及优势,吸引人才。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cd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邮编:510642 行政办公室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 园艺青年二维码

  •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