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冻龄”的秘密——让时光在荔枝身上停驻

发布者:园艺学院发布时间:2020-08-01浏览次数:209

    荔枝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特色水果,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荔枝果实极不耐贮运,这种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果农以及专家的大难题。如何让荔枝保鲜更长久、运到更远的市场,还让消费者吃的安心,这是吴振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岗位专家)心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故乡情:“荔城无处不荔枝”

     “我从1992年就开始研究荔枝了。”

    当被问到从何时开始荔枝的研究,吴振先教授感慨地说道:“我的家乡就在福建莆田,那里被誉为‘荔城’”。莆田的荔枝栽种与生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荔城无处不荔枝”形容的就是莆田荔枝生产的盛况。但是以前当地荔枝只能就近销售,无法运到稍远市场销售。上个世纪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荔枝的产量的不断增加,果农的收入却并没有与之俱增,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荔枝的不耐贮藏,以及交通不便,导致运输路上的损耗极大,严重影响荔枝的销售和效益。


传承情:老一辈教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

    本科毕业推荐就读硕士研究生时,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吴振先毫不犹豫地继续成为了一名“学农人”。在华南农学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吴振先在导师苏美霞副教授的影响下,更坚定了对荔枝采后保鲜的研究,此外更与荔枝结下不解之缘。

    “这都要得益于老一辈教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

 吴振先与季作梁老教授的合影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园艺学院的老教授李沛文先生就开始带领团队率先开展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了荔枝的低温贮藏和聚乙烯袋包装保鲜技术,并在生产上投入使用,解决中短期荔枝的运输和销售。

    八十年代初,陈维信教授率先开始荔枝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使得难贮运的荔枝的保鲜时间得到进一步的延长。

    由于荔枝从采摘到采后处理、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大多单独进行,整个冷链的配套很不完善,荔枝保鲜技术在生产上普及率低且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1998年,广州市科技局就“荔枝贮运保鲜工程技术开发”向全社会进行招标,陈维信、苏美霞、吴振先等团队有幸通过投标竞争拿到该项目,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和应用实施。

    “当时真的是很辛苦!”

    为了顺利完成招标项目的各项指标,吴振先同其他团队到广州市从化荔枝基地进行项目的实施应用,吃住都在基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终于在1999年顺利完成了项目要求,利用荔枝低温保鲜配套技术,完成了100吨荔枝一个月的贮藏,在项目技术的支持下,合作企业新成立“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专门开展果蔬保鲜与营销,创立了“先一”品牌,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


 求知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前辈的探索,在2001年,以荔枝保鲜技术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果菜采后处理及贮运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本专业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奖!2003年“荔枝贮运保鲜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随着荔枝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迫切希望开拓国外市场,进行荔枝的出口贸易,但是不同国家对于出口水果的检疫处理要求不同,制约着荔枝的出口。为了进一步扩大荔枝的销售,让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吃上我国新鲜可口的荔枝果实,吴振先、季作梁等老师开始带领团队开展荔枝出口冷处理保鲜技术的攻坚,经过团队的努力,于2004年完成该技术,并与企业合作开始进行荔枝出口美国等实践。

    在推广的最初几年,吴振先团队先后指导十多家外贸公司开展荔枝出口欧美的运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让出口企业获得可观的效益,也让果农增加了收入,并提高了荔枝果实的生产技术水平。2008年该成果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以该技术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的“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所指导的出口企业中,部分合作企业以此出口技术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如佛山富易农产公司、电白泽丰园农产有限公司等,成为荔枝出口企业中的佼佼者。这些公司于2019年组建了中荔集团,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荔枝的出口市场,成功实现了荔枝“冻龄”之后的漂洋过海。

 吴振先与荔枝出口企业中荔集团富易农产的合影

 吴振先指导中荔集团富易农产的生产

    “就像是睡了一觉,上岸的时候便再度苏醒。”团队的罗焘老师笑着说道。

    随着电商时代的发展,吴振先团队还开发出根据不同电商需求相匹配的物流保鲜技术。在满足商家需求的同时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新鲜可口的荔枝。


 爱农情:锲而不舍,矢志不渝

    未来,您的计划是什么?

    吴振先毫不犹豫地谈到“还是继续做荔枝采后保鲜,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继续研究完善。”在吴振先未来的计划里,希望能构建一套荔枝果实的贮藏性评价体系,通过一些简单的指标,就可以评价不同品种、不同来源荔枝的贮藏期长短,为其后续的贮藏、运输、销售、利用提供指导,减少损耗。

 精准保鲜技术参数研究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可以精准针对不同品种采取对应的保鲜技术,更好地保持其品质。此外对荔枝果实采前品质形成和采后品质劣变的机理目前仍未完全弄清,还需投入大量精力深入研究,为荔枝保鲜技术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吴振先赴阳春吉桔田源公司基地

 调研开展四季柠檬采后保鲜技术指导和合作

 吴振先赴广西桂龙翔农贸物流产业园指导

    “回顾这一路,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却很值得!”

    即使从事了28年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吴振先依旧感慨“未来的路还很长。”面对果农和企业,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并要保证技术运用的有效性,背负的心理压力其实十分之大。技术推广之初,许多果农和企业还带着怀疑的态度,因此要如何进一步引导和推广,也是团队需要攻克的难题。

    未来,还在继续。

    那么,我们的征途也还在继续。


附:吴振先教授团队简介

    荔枝采后处理与保鲜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3人,硕士10多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10多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获授权专利20多件,主编和参编各类书籍15部,发表论文80多篇。


(图:吴振先 罗焘/文:王曼菲)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cd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邮编:510642 行政办公室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 园艺青年二维码

  •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