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藩荣

发布者:园艺学院发布时间:2018-04-30浏览次数:4257


一、基本信息

曹藩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茶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茶学专业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从事茶树高产优质栽培与品种、茶叶加工生化、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控与茶叶安全生产、茶树生理与生态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推广工作。带领的团队主要在提高夏茶品质和提高春产量综合技术体系、茶园现代综合管理与加工机械配套技术以及茶园生物防治与生态茶园功能结构等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茶园现代综合管理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广东省产学研项目“茶园机械化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茶树品种嫁接改良及机械化采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优质乌龙茶与红茶兼用自动化生产线研究与示范”,“客家炒绿茶提质增效综合技术”、“小绿叶蝉诱导蜜香红茶特殊香气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1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4项;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出版专著6部;研究新产品“蝉友茶”获广东省“粤茶杯”第十二届茶叶质量竞赛“创新工艺奖”。

 二、个人简历

11985/07--1993/09: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

21993/10-1998/1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讲师。

31998/12--2012/1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主任,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42012/12--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学院副院长,茶业研究所所长,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专业主任,茶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


三、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全国茶文化资源共享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茶叶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茶业》期刊主编;《中国茶叶》编委;滇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茶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茶业品牌与竞争力评选委员会高级专家团专家;广东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广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技术指导茶叶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特色茶叶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发展促进会茶叶专业委员会顾问;清远市茶叶行业协会顾问;梅州市茶叶行业协会顾问;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潮州茶产业促进会技术顾问;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研究院荣誉院长;福建安溪商会特邀顾问;广东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清远市引进茶行业高端人才;云浮市组织部人才驿站专家成员。


主讲课程

主讲茶学专业课程共8门,其中研究生课程4门:《茶树高产优质理论与技术》、《植物饮料资源》、《高级茶学》《现代植物生产技术与理论》;主讲本科生课程4门:《茶树栽培学》、《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学前沿研究进展》和《茶学专业概论》。


研究领域

茶树高产优质栽培与生产机械化、茶叶加工与生化、茶树生理生态及茶叶安全生产技术、茶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茶叶与人体健康。


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项目:

(1)茶园现代综合管理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2)茶园机械化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广东省产学研项目)

3)外源信号物质提高夏茶品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

4)茶园生物防治技术(广东重点项目子课题)

5)外源酶提高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

6)茶树品种嫁接改良及机械化采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广东省产学研项目)

7)优质乌龙茶与红茶兼用自动化生产线研究与示范(广东省产学研项目)

8)茶叶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农村科技领域)

9)夏暑茶鲜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广东省农业厅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10)广东省产业体系创新团队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专家(广东省茶叶产业体系项目)

11)客家炒绿茶栽培技术规程的制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2)茶园最适有机肥的筛选及有效使用方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3)适合紫金县环境和品种的茶园生物防虫综合技术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4)茶园生态防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5)新丰县茶树品种资源鉴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6)清远市茶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示范推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7)广东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技术支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8)五华产业园工技术支撑项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19)客家炒绿茶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研究推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专家(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12021年广东春茶品鉴活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七、主要成果

1)项目提高茶叶品质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项目“茶园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获2019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

3)项目提高夏茶品质的综合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分别获2012年和2003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

4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分别获1999年和2000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5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2003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6)项目提高夏茶叶品质的养分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2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粤科鉴字[2012]57号)

7)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

8研究新产品“蝉友茶”获广东省“粤茶杯”第十二届茶叶质量竞赛“创新工艺奖”。

9“校所协同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7年广东省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0)“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1)“把文化艺术融入本科教学培养新农科茶学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2)“文化自信的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群建设与实践”获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代表作:

1近年发表论文80篇,SCI收录论文13篇,论文代表如下:

(1)Aromatic Component in Fresh Leaves of LingtouDancong Tea as Induced by  drought stress.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071(1):74-78

(2)Analysis on the Quality & Characteristics of Arbor Pu’er Tea.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ea ,2007,627-29

(3)Testing of disease-resistance of 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 gene (PacPAP) in transgenic cucumber (Cucumissativus). 10(36), pp. 6883-6890, 18 July, 2011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4)Effects of different autotoxins on antioxidant enzymeand chemical compounds in tea (Camellia sinensisL)Kuntze10(38), pp. 7480-7486, 25 July,2011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5)  Autointoxication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and Autointoxication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autotoxinsAllelopathy Journal2011, 28 (2): 155-166 

(6) Purple foliage coloration in tea(Camellia sinensis L.) arises fromactivation of the R2R3-MYBtranscription factor CsAN1Scientific Reports 6:32534 DOI: 10.1038/srep32534

(7) Pupation behaviors and emergence successes of Ectropisgrisescens(Lepidoptera: Geometridae)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substrate types and moisture contents.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17,46 (6): 1365-1373.

(8) No-substrate and low-moisture conditions during pupating adversely affect Ectropisgrisescens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adults.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18. 21: 657-662

(9) Six types of tea reduce high-fat-diet-inducedfat accumulation in mice by increasing lipidmetabolism and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  .Food Funct., 2019, 10, 2061–2074

(10)              Regulation of Catechins in Uric Acid Metabolism Disorder Related HumanDiseases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20.PMID 32682376

(11)              Chinese Tea Alleviates CCl4-Induced Liver Injury through the  NF-_BorNrf2Signaling Pathway in C57BL-6J Mice. Nutrients 2022, 14, 972.-3-14

(12)               Tea and its components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uric acid by inhibiting xanthine oxidase . Food & Nutrition Research 2022, 66: 8239

(13)                Tea (Camellia sinensis)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via Uric  Acid Metabolic Pathways and Gut Microbiota.  Nutrients 2022, 14, 2666

2出版论著和各种教材8部: 

1《茶树病虫防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20

2《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茶经营之路》(广州出版社)

4《名优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广东科技出版社)

5《茶树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教材,2015

6)《代用茶加工学》(农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2019,副主编); 

7)《茶学专业英语》(中国轻工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020

8)《茶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农村“十三五”规划教材,2020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610室;邮码:510642

办公室电话:020-85280208;传真:020-85280228;电子邮箱:prcao@scau.edu.cnprcao@163.com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cd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邮编:510642 行政办公室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 园艺青年二维码

  • 网站二维码